首页
Home
关于展会
About
展会介绍
日程安排
参展范围
合作媒体
展商中心
Exhibitors
参展预登记
展商服务
展位示意图
参展细则
目标观众
参展费用
观众中心
Visits
参观预登记
展馆交通
参观时间
签证指南
展览场馆
Hall
展馆介绍
展馆交通
同期活动
Activities
同期会议
协办赞助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07-22
2024
降塑产业如何健康发展?
“目前,河南已有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企业35家(含上中下游)。”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仝宝琛说,河南省可降解材料生产在濮阳、周口、漯河、鹤壁、南阳等地已经具备较好基础,上游基础原料、中游材料合成改性及终端制品领域均具有一定优势,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周口金丹、开祥化工、济源恒通、濮阳龙都天仁、漯河中科新材、鹤壁特创生物和南阳金碧等一批规模企业,可以为可降解塑料制品供应提供良好保障。 “河南是全国少有的上中下游降解产业链比较完整的省份。”河南省塑料协会会长段同生说,下游产能尤其充裕,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且禁限塑法规已落地。下一步,河南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走向将引起业界内外的高度关注。 途径丨依托塑料制品大县,延长产业链 玉米秸秆摇身一变,制成生物降解购物袋、一次性餐具、薄膜、水稻育秧盘、被服……原因是玉米秸秆可以经过生物发酵反应,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叫聚乳酸。聚乳酸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原材料,它的背后可是个千亿级的大产业。 “但是,聚乳酸是利用L-乳酸合成出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国外的几家企业能掌握。”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大客户部经理沈世航说,“我们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发聚乳酸‘二步法’合成技术,拥有聚乳酸共聚物的国际发明专利,年产量大概是6000吨(聚乳酸终端产品),产品销售到欧洲、美国和澳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濮阳市南乐县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里,玉米秸秆已然成了香饽饽,通过玉米秸秆生成的聚乳酸经过加工可以制作为可降解衣服等,柔软且抑菌。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委书记邵平说:“我们坚持在拉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围绕聚乳酸布局了服装、餐具、农资等一系列下游产业,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聚乳酸就地转化,提高附加值。” 据了解,河南拥有多个塑料制品大县(区),如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发达的濮阳市南乐县、鹤壁市浚县;传统塑料制品产业集群驻马店市西平县、周口市淮阳区。据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河南省2023年塑料制品产量为271万吨,同比增长43%。 邵平介绍,南乐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形成闭环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下一步要加快项目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努力把南乐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可降解材料产业的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到2035年,我们要建设成为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邵平发言时信心满满地说。 西平县是全国一次性购物袋和农贸…
07-22
2024
可降解塑料风口的到来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食品、医药、零售等行业对具有良好环保性能的塑料袋的需求尤为突出。这些行业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还越来越注重其环保属性。因此,降解塑料袋在这些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降解塑料袋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BioBag、Walki Plastiroll Oy、RKW Group等国际品牌,以及中国的Jiangsu Torise biomaterials、JUNER Plastic packaging等。这些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环保性能,但价格相对较高,使得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降解塑料袋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例如,一些品牌开始推出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降解塑料袋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健康的需求。此外,随着新版限塑令的实施和可降解塑料制品成为市场“新宠”,预计降解塑料袋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据估算,随着可降解塑料在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购物塑料袋等领域的替代,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60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环保塑料市场现状 16年前,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开始禁塑。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从当年年底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禁塑令”。 16年以来,塑料的弃用与转型面临新的复杂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汇总统计企业完成产量7488.5万吨,同比增长3.0%。其中,日用塑料产量563.2万吨,同比下降7.1%,与2013年相比,依旧增长了19%。而全国整个塑料制品产量10年增长21%,日用塑料的占比仅下降了0.1个百分点,从7.6%下降到7.5%。 调查发现,一次性超薄塑料袋转入“地下”,塑料餐盒在外卖的裹挟中迅速扩张,塑料回收遇到瓶颈,可降解塑料面临市场挤兑……禁塑长跑16年依旧困难重重。政策落地之外,整个塑料产业还需厘清塑料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回收的多重问题,为可降解、可再生、可回收塑料参与市场竞争,广泛替代创造有利条件。 相比政策制定的初衷,几毛钱已经无法阻止人们对塑料袋使用的选择了。记者采访了解到,造成塑料袋即便收费也被使用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是其便利性,很多时候顺路去趟超市购物,自然也就只能选择收费的塑料袋。 禁塑工作不只是塑料袋,当前日用塑料的多个产品已经被…
07-22
2024
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方案之一,什么样的可降解材料才算合格?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冠疫情对一次性医疗及防护用品需求的增加,一次性塑料制品年废弃量超过 2000 万吨,是造成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2020 年,我国塑料用量为 9087.7 万吨,废弃量约为 6000 万吨。其中,40% 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包装袋、农业塑料薄膜、快餐盒、饮料瓶等。 当前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的两大公敌:一是碳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二是塑料污染,微塑料在自然界中可存在数百年,通过生物循环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损害。塑料污染问题绝不可忽视,从国内到国际,各国纷纷采取相应措施。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我国重视塑料垃圾的环境影响,也是较早发布「限塑令」的国家之一。早在 2008 年 6 月,我国就开始施行「限塑令」,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塑料袋的成本,以此来减少公民日常生活中塑料的使用。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逐渐习惯塑料袋付费制度,价格杠杆作用有限,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众多因素都导致塑料制品消费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资源环境压力,新政策由势而出。 从「限塑令」至「禁塑令」,政策在三个阶段呈现出宏观向微观、由指导性政策向强制性政策发展的特点,可降解塑料产业迎来发展蓝海。2022 年以来全球首个「限塑令」发布叠加两会最强音,可降解材料产业迎风起势。 国内限塑政策相继出台 2007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首个「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袋,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和外卖行业快速兴起,对应的快递包装与一次性餐饮具需求猛增,为限塑带来了新压力。 2017 年,全生物降解材料入围国家「十三五」材料计划。 2019 年,国家发改委鼓励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与应用。 2020 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了到 2020,到 2022,以及到 2025 年的分阶段实施目标,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加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清运。 2021 年,各省市及其下属部门针对「十四五」对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不断完善地方限塑政策。 2022 年,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明确…
07-22
2024
可降解塑料的产业规模,发展有多快?
自2020年的春风吹拂下,可降解塑料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PBAT和PLA等材料,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其产业规模在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质的飞跃。在2021至2022年期间,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密集的政策,不仅为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确立了发展的主要基地。众多企业纷纷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积极规划和建设新的生产装置,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市场过剩的担忧。 PBAT以其卓越的物理性能、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了可降解塑料行业的领军者。截至2023年4月,中国PBAT行业的年产能已达到约130万吨,产量约为12万吨,行业规模的年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9%。PBAT的广泛应用前景和其在一次性包装膜及农膜领域的优异表现,预示着其有望成为可降解塑料市场的主导品类。 未来PBAT行业规模将会继续呈现高速增长,随着规模的增大而增速速度在不断减缓。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未来PBAT行业规模增长庞大,市场很大概率要呈现过剩的可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份,PLA市场规模在22万吨/年左右,产量约在7万吨。从过去几年的行业规模增速来看,中国PLA行业规模增速缓慢,增长速度远不及PLA。 PLA是最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之一,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PLA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使用后的PLA可以通过堆肥,在温度高于55°C或富氧和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PLA还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易加工性,广泛用于包装、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等行业。 PLA,作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代表,以其环保特性和生物安全性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尽管PLA的行业规模增速不及PBAT,但其拟在建项目规模的高速增长,预示着PLA在未来市场中的潜力。 PLA的拟在建项目规模接近340万吨/年,预计行业增速将达到90%左右。PLA与PBAT在下游市场的重合性,预示着两者在未来将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价格因素可能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可见,未来的可降解塑料产业仍有大量的投建计划,将会驱动可降解塑料产业规模高速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如果统计到的可降解塑料拟在建项目全部投产,保守估计测算,可降解塑料规模将会增长至142…
07-22
2024
2024年全球光降解塑料下游市场分析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光降解塑料作为一种环保替代品,其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光降解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包装、餐饮、农业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一次性塑料制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光降解塑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如购物袋、食品包装等。其环保特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企业开始选择使用光降解塑料包装。 在餐饮领域,光降解塑料被用于制作餐具、外卖盒等。这些产品在使用后能够在自然光的作用下逐渐降解,减少塑料污染。 光降解塑料也被应用于农业领域,如农用地膜。使用光降解地膜可以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全球光降解塑料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括一些在环保材料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光降解塑料的性能和质量,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光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光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技术创新是推动光降解塑料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生物降解、光降解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光降解塑料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可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这些政策将为光降解塑料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随着消费者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他们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光降解塑料作为一种环保替代品,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关注。 面对全球塑料污染问题,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加强。通过共享技术、资源和经验,推动光降解塑料等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共同应对塑料污染问题。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光降解塑料作为一种环保替代品,其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光降解塑料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1 页
共
5
条记录
10
条记录/页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好友
联系电话
150 0230 7343
返回顶部